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手机、互联网在生活中的渗透,低头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拖延症和手机依赖症,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充分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时间管理软件应运而生,“forest”“番茄ToDo”等相继出现。本文从产品、市场、用户和功能等6个方面对番茄ToDo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一些功能优化建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产品功能结构 市场分析 用户分析 竞品分析 产品迭代分析 功能分析及改进建议 总结 一、产品功能结构 1.1 番茄ToDo产品功能架构图路径一:一般番茄钟使用 路径二: 学霸模式下番茄钟使用 路径三:待办集创建于与使用 路径四:加入或创建自习室 番茄ToDo是一款以番茄工作法为使用基础的时间管理软件。番茄工作法是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相对于GTD更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 使用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番茄工作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并给使用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番茄ToDo上线于2017年6月,主要功能为依据番茄钟原理设置工作时间,提供更加灵活的番茄钟设置,满足多种场景下的需求。并通过自习室功能加强用户的互动。随后学霸模式、严格模式依次迭代上线,增加了番茄钟的使用方法。 经过两年半的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学生、职场新人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工具,在应用市场评分高达4.9分。 2.2 市场定位作为一款以“培养专注习惯,告别拖延”为主打功能的办公效率类软件,番茄ToDo正是瞄准当下对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摆脱拖延和手机依赖有迫切需求的用户群体,尤其针对学生、职场人员、SOHO一族,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帮助用户提升工作效率,养成专注习惯。 番茄ToDo主打番茄钟专注时长功能,并加入未来计划表、自习室等功能丰富用户使用场景,多维度促进习惯的养成。以用户付费以获得更多权限为主要盈利方式。 数据来源:易观 数据来源:易观 通过易观《中国数字用户行为变迁专题分析2019》的统计可以看出,近一年来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网络时间总体呈上升状态,2019年第二季度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可达5.59小时,人们花费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日益增加。 而通过互联网用户时长分布不难看出,用户日益增多的上网时间大都花费在视频、社交、资讯等方面,而投入娱乐休闲的时间增加也意味着投入学习工作的时间正在不断被缩减,网络强大的吸引力也使更多人收到拖延症和手机依赖症的困扰。 在这个时间就是效率是时代,办公效率类产品在学生和职场人的需求里有了一定的市场。 三、用户分析 3.1 用户使用场景李明,男,18岁,大连某高校大一新生 刚经历过高考来到大学,摆脱了高中学习的束缚和父母的约束,有了自己分配时间的机会,但入学后的几个月,并没有完全融入大学生活,反而在同学带领下成为重度手游玩家,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沉迷游戏中。 但近期考试周来临,想要尽快提升自控力,放下手机全身心复习,于是在应用商店下载了番茄ToDo。 在待办列表里,排满了“高数复习第一章、大学物理刷题······”。但在普通的番茄钟模式下,李明还是没忍住打开了手游,后来他开启了严格模式和学霸模式,在这样的三层监督下,手机已经被锁死。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学习,在番茄ToDo的帮助下,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张明明,女,20岁,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 |
惨了!东莞一居民楼突发火灾!汽...
车市狂欢:红旗暴增 电动汽车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