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在世界的植物园中, 有一群原生于中国的植物, 以柔韧的绿意, 丰富了世界文明的色彩。 —— 茶 —— 源起于我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麓。 1610年,荷兰商人将茶带往欧洲, 欧洲人在其中加入牛奶和糖,下午茶文化应运而生。 如今,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品”, 全球产茶国家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20亿。 “茶”字拆开,即为“人在草木间”, 茶为世界带来中国饮品,亦为世界带来中华气韵。 —— 竹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它是中国人的文心侠骨,亦是人间烟火。 5000~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便有先民以竹编席的遗迹, 竹篮、竹帘、竹扇等竹制品以及竹编手艺沿袭至今。 2022年,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减少塑料污染, 竹制吸管、餐盘、外卖盒,正离日常愈来愈近。 中国人对竹的运用,随时代节节拔升。 —— 珙桐 —— 它从上古冰川时代存活至今,有“植物活化石”之称, 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因花开宛如白鸽翻飞, 它被西方植物学家誉为“中国鸽子树”。 是驰名全世界的观赏树种, 亦被赋予“和平”的美好祈愿。 —— 月季 —— 月季,在中国有2000余年栽培历史, 18世纪传入欧洲,从此风靡欧洲花园。 欧洲园艺家将其和欧洲蔷薇杂交培育,产生全新的体系, 中国月季,被称为世界月季之母。 摇曳的花影,亦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缩影。 —— 猕猴桃 —— 猕猴桃,土生土长的中国水果, “奇异果”,是它的新西兰名字。 20世纪初,它被英国植物学家从深山中带出, 随后传入新西兰,经培育改良后远销世界,成为新西兰的“国果”, 但请别忘记,我们才是它的故乡。 —— 桑树 —— 桑树,源起于一亿多年前的雅鲁藏布江流域, 新石器时代,先祖发现桑与蚕的神奇,探索养蚕缫丝;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世界发现了绮丽的中国丝绸。 桑树,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古老传奇。 我们,建设着“一带一路”的今朝续章。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2013年到2022年, 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 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 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 独木不成林, 草木与国家,因交流而共荣。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转自:市场资讯...
文章有些长请耐心看关注头条号“...